政务公开?>? 新闻发布会
文字实录

??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宋健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传承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由即时比分牵头倾力打造的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东北抗联》已拍摄制作完成,并将于近期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黄金时段首播。今天,我们高兴邀请到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芳女士向大家介绍该纪录片有关情况,同时,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纪录片《东北抗联》总责编韩涛先生;辽宁广播电视集团重大选题项目组项目负责人、纪录片《东北抗联》总导演宋薪宏先生;李兆麟将军的女儿、纪录片《东北抗联》顾问张卓亚女士;他们将共同回答记者朋友们关心的问题。下面,首先黄芳女士介绍情况。

??省广播电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芳:

??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东北抗联》是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的精心指导下,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辽宁省广播电视局共同出品,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有限公司辽西走廊(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制,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4家省级电视台共同倾力打造的理论文献纪录片,共10集,每集30分钟。

??下面从三个方面将该片有关情况作一介绍:

??一、创制该片的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

??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辽考察时强调,东北抗联与日本侵略者展开艰苦卓绝的斗争,形成东北抗联精神要把东北抗联精神阐释好传承好弘扬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创作该片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战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一支人民抗日武装。14年浴血奋战,10万余次殊死搏斗,70多万日军精锐被牢牢牵制在白山黑水之间。杨靖宇胃里只有草根棉絮,赵尚志“死也要死在东北战场”,赵一曼“甘将热血沃中华”……这些铮铮铁骨、凛凛忠魂,用生命和热血铸就了光耀千秋的东北抗联精神。2021年,党中央发布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东北抗联精神”赫然在列。2022年,党中央进一步将其基本内涵精辟概括为“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这27个字,字字千钧,既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更是对未来的深远昭示。

??身处东北抗联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和传承地,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用光影的艺术,让历史说话,让东北抗联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特别是,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时间节点,我们隆重推出这部纪录片,既是对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坚决贯彻,也是对历史和先烈的庄严致敬,更是对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宣示。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东北抗联历史、感悟东北抗联精神、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更好地彰显辽宁作为抗日战争起始地的历史地位和责任担当,更好地汇聚起推动新时代东北、辽宁全面振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该片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这部纪录片,是今年习近平总书记来辽考察作出重要指示后的第一部东北抗联题材纪录片、是党中央正式确定东北抗联精神基本内涵标准表述后的第一部东北抗联题材纪录片、是明确“十四年抗日战争”时间节点以来的第一部东北抗联题材纪录片、是实施高清和超高清发展战略后的第一部东北抗联题材纪录片列入了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电视作品展播片单。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东北抗联精神的重要指示精神,组建国内顶尖的创作团队,邀请权威党史、军史专家参与指导,秉持“与历史对话、为时代立传、为人民抒怀”的创作理念,以“五个创新”着力提升作品的思想深度、艺术高度和传播效度,确保作品的政治立场站得稳、历史事实说得清、精神内涵挖得深、艺术表现打得动人心。

??一是创新叙事结构。采用“精神为魂、时间为轴、新料为点、情感为本、当下为据、制作为要”的叙事策略,把东北抗联精神贯穿始终通过30多位抗联将士感人至深的生故事,绘制出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二是创新史料挖掘。创作团队历时100余天,足迹遍及海内外52座城市169个拍摄点位,注重挖掘新的文献材料与口述史料,首次披露国联报告、抗联将士书信、日军战报、伪满档案等珍贵文献资料,抢救式寻访抗联老兵及其后人,着力丰富纪录片素材。

??三是创新技术应用。全片按照4K超高清技术标准进行摄制,并积极探索新技术、新语态、新体裁的运用,包括特效场景、重要历史景观及重点文物的三维扫描与再造等,并适度采用AI等技术,着力提升视听体验。

??四是创新视角维度。除深度挖掘东北本土史料外,还远赴云南、新疆、北京等地追踪拍摄,并首次引入国际视角,既保证文献纪录片的严谨厚重,又与新时代新征程紧密结合,力求全方位、多维度展现东北抗联历史的全景全貌和东北抗联精神的丰富内涵

??五是创新表达语态。采用“政论情怀、故事表达、情感共鸣”的创作手法,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细腻的情感描写相结合,注重故事性、具象化的表达,让英雄人物有血有肉、让东北抗联精神可感可知、可亲可近,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三、该片宣传传播的有关打算

??目前,该片已完成拍摄制作,并通过国家广电总局重大理论文献电视片创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查,取得了《播出许可证》。

??我们初步确定,这部凝聚着无数人心血和期待的精品力作,将于近期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黄金时段首播,随后在辽宁卫视等广播电视媒体及相关网络平台展播。

??新闻发布会结束后,还将联合召开纪录片《东北抗联》创作交流。我们邀请国家广电总局重大理论文献电视片创作领导小组有关同志、研究东北抗联史的专家学者、东北抗联相关纪念场馆负责同志和该片主创团队有关代表共同研讨,更好地宣推这部作品、更深入地研究阐释东北抗联精神,也恳请各位领导和朋友们持续予以关注,帮助我们大力宣传,努力提升纪录片《东北抗联》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宋健

??谢谢黄芳女士面进入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请记者朋友们举手提问。

??中新社记者:

??创作一部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离不开一支过硬的主创团队。借此机会,请介绍一下主创团队有关情况。

??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纪录片《东北抗联》总责编韩涛:

??拍好《东北抗联》这部纪录片,是一项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加之理论文献纪录片的立项、审核都极其严苛,时间紧、任务重,必须采取超常规举措。

??正如刚才黄芳同志介绍的那样,为了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我们组建了国内顶尖的创作团队,邀请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台)宋薪宏团队,资深纪录片导演郭佳团队担纲主创,联合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团队共同摄制。宋薪宏、郭佳两位同志均具有多部国家级大型理论文献纪录片的主持创作或参与创作经历,拥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和艺术把握能力,参与共同创作的主要工作人员也均为各单位精干力量,业务功底扎实、政治素养过硬,很好保障了纪录片《东北抗联》高效制作、高质量完成。

??为增强本次理论文献纪录片创作的历史严肃性与学术权威性,我们邀请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江英同志、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李蓉同志、《中共党史资料》编辑部汪新同志、国防大学刘波同志等国内知名党史军史专家担任创作顾问,邀请辽、吉、黑等省份党史研究室、博物馆、纪念馆10余名专家共同创作审核。

??同时,本次纪录片还特别邀请作曲家郑阳、词作家许诺两位同志担纲片尾主题曲《请在春天呼唤我》的创作工作,这两位同志均为今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的音乐主创人员,其创作为本片的情感性和艺术性做了很大的提升。

??纪录片《东北抗联》的制作及按时推出,可以说是新时期辽宁理论文献纪录片创作,整合国内顶尖制作力量的一次成功尝试,将为我们以后同类型纪录片制作工作,提供成熟且可资借鉴的经验。

??香港大公文汇记者:

??通过刚才黄芳女士的介绍,我们能感觉到纪录片《东北抗联》是一部鸿篇巨制。在这里,是否能详细介绍一下这部片子的艺术特色?

??辽宁广播电视集团重大选题项目组项目负责人,纪录片《东北抗联》总导演宋薪宏:

??纪录片《东北抗联》以人物为峰,以党史为鉴,真实记录中国共产党领导东北军民在极端困境中浴血奋战十四年的伟大斗争,讲述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抗日英雄的故事,生动展示这一镌刻在东北大地上的英雄史诗,激励后人传承弘扬以“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为基本内涵的东北抗联精神。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广泛搜集历史文献、深入挖掘人物故事,从田野调查入手、以旧址拍摄和口述历史为基础,力求不落俗套,用真实的细节打动人,用有温度的叙述感染人。

??我们通过翔实的史料、宏大的制作、高远的立意、丰富的细节,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有情怀的叙述,真实而生动地刻画历史往事,塑造真实可感的人物形象。

??纪录片《东北抗联》让尘封的人物重新鲜活,这样的历史观照为文献纪录片赋予了人性的光辉。我们通过丰富的故事架构,生动的人物刻画,同时不缺少感人的细节,力争以史传人、以人叙事,以更生动的细节来支撑故事、讲述历史、弘扬精神。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文献片则要求忠于历史,但又不能拘泥于历史叙事。因此,我们在每一集中加入当下视角,以当下人物、当下故事传递当下情感,以国际视角讲好中国故事。

??横看成岭侧成峰,在多向挖掘描述中,纪录片《东北抗联》开辟出了广阔的叙事场域。它抵达灵魂纵深,让今天的人们看到了革命烈士的七情六欲,通过不同时空、多重情景的交织重叠,让观众可以直观体会共产党人独有的、气吞山河的坚定和浪漫。就像我们解说词中所写,“他们的英灵是刻画在白山黑水上的一个个坐标,他们的精神是矗立于天地间的一座座丰碑。”

??辽宁日报记者

??我们关注到,近些年关于东北抗联的文艺作品越来越多。今天,很荣幸在新闻发布会的现场见到了张卓亚女士。借此机会,请张女士谈一谈作为抗联将领的后人,您觉得我们今天宣传东北抗联精神的意义是什么?

??李兆麟将军之女、纪录片《东北抗联》顾问张卓亚:

??感谢大家对纪录片《东北抗联》以及东北抗日联军历史的关注,明天就是“九一八”事变94周年,当防空警报再次鸣响时,我作为李兆麟将军的女儿,仿佛看见父亲与抗联士们在林海雪原上燃起的篝火——“烟火冲空起,普照满天红”,照亮了中国最黑暗的时刻。

??东北抗日联军十四年苦斗征战,父亲李兆麟在这段最艰难的岁月里写下不朽之作《露营之歌》。零下四十度的绝境中,这首歌吟唱着一个民族不屈的灵魂,成为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

??当我唱这首以一年四季季节变换为主线的《露营之歌》时仿佛看到父亲李兆麟带领抗联士们战斗在“松花江的晚浪、镜泊的瀑泉”,看到“踏破兴安万重山、横扫嫩江原”的西征路上一次又一次虎口脱险;我仿佛看到在“暴雨狂风,朔风怒吼,大雪飞扬”的极其恶劣天气中,抗联士们吟唱《露营之歌》。其中“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的词句正是东北抗联艰苦卓绝环境的真实写照;饥寒交迫是常态,肚子里都是草根树皮的抗联士们十四年的坚守为了什么?就是信仰!正像我母亲的遗言说的——“一生信仰共产主义不改变”。

??站在父亲墓碑前,我时常想起他的遗言:“如果以我的血能擦亮人民眼睛,换来人民不流血,我的死也是值得的。”他舍家弃子最后献出自己的生命,是为了诠释他少年时立下的“为人民打江山,夺回我河山!”的夙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无数的先烈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不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是绝对不行的。”

??今天,我们的纪录片《东北抗联》即将与观众见面。作为抗联将士的后代,我感到很欣慰。因为,历史没有忘记他们,人民没有忘记数以万计为了民族独立、祖国解放和人民幸福而战斗在白山黑水的英烈们。阐释好传承好弘扬好东北抗联精神,是我毕生的使命,也是我们大家共同的责任。

??最后,我用《露营之歌》最后一句话与大家共勉:“伟志兮,何能消灭,团结起,赴国难,破难关,夺回我河山。”

??我们将告慰父亲和他的战友们:现如今,我们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实现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省委宣传部外宣新闻处处长宋健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现场提问就进行到这里。感谢各位发布人对有关情况的介绍,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本场发布会的关注与支持,请大家积极做好宣传报道工作。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版权所有:即时比分 主办单位:即时比分办公厅
地址:沈阳市皇姑区北陵大街45-9号 邮编:110032
辽公网安备 21010502000372号 网站标识码:2100000037
ICP备案序号:辽ICP备05023109号 联系邮箱:mhwz@yaoyejob.com

微信公众号

政务微博